时间: 2025-03-21 13:19:36 | 作者: 升降机
2024年12月29日,24年最后一个星期日。就在这天,一场惨烈空难震惊了世界。
当地时间8时57分,韩国济州航空一架波音737-800客机(航班号7C2216)在全罗南道务安机场着陆前遭遇鸟群,发生鸟阵事件。8时58分左右,济州航空7C2216航班机长发出了“Mayday”的紧急求救信号。9时左右,飞机试图通过跑道着陆。9时3分左右,飞机对准了跑道,在未打开起落架情况下,以约150节(时速280公里,78米/秒)速度机腹擦地着陆,滑行1600米,未能有效减速,最终以约70节(时速130公里,35米/秒)速度撞上跑道末端的土堆而爆炸起火。导致机上181人中179人死亡,仅二人生还。
不少业内人士认为,机长应对鸟撞紧急处置不当,忙中出错,未能尽力尝试打开起落架,以通过正常程序实现飞机着陆;
有人进一步指出,即便经过多次尝试,确认起落架没办法打开,也应在空中充分释放或燃烧燃油,同时让机场有机会在准备跑道迫降与救援装备,再行机腹擦地迫降程序,而不应当匆忙执行机腹擦地迫降;
机腹擦地着陆不同于通常的起落架着陆,应当尽早擦地,以便尽量延长擦地减速时间,而不应在空中飘飞很久,缩短了擦地减速过程;
还有人对于务安机场跑道尽头的夺命土堆设计提出了质疑,如果跑道尽头是铁丝网或者易断的灯架,能够尽可能的防止惨烈的撞击 ;
还有人对韩国济州航空的管理,为飞机过于密集的航线安排,维修时间不足,乘务人员疲于奔命,培训不足,反应迟钝,提出了质疑;
对于这场空难,第三代起降系统,即留场起降系统倡导者们,则有全新的不同视角:如果民航飞机推广第三代飞机起降系统,即留场起降系统,韩国务安机场的灾难是能够尽可能的防止的!
按照留场起降系统的基本概念,只要飞机能够对准跑道,留场起降系统的着陆车就能通过“同步”与“捕获”两个步骤,将飞机平安地从空中给“薅”下并连接起来,然后运用着陆车的机轮动力在几百米(例如600米)的有限距离内实现完全制动。
波音737-800着陆重量约65吨,留场起降系统的着陆车重约45吨,两者连接起来以后重约110吨,速度150节时动能约为350兆焦耳,制动时将蒸发消耗约140公斤冷却水,仅此而已。
留场起降系统重要优点是,这是一种地面装置,没有严苛的重量限制(你能够正常的看到:飞机65吨,着陆车45吨,而737-800的起落架4.5吨,仅10%。要点还在于,若需要,还能够继续增重,65吨的飞机,使用70吨的着陆车,亦无妨),从而可实现着陆车动力强劲,且控制鲁棒性优异。着陆车经过同步与“捕获”两个步骤,在跑道上,留场起降系统将飞机从低空中逮回(或称为“薅回”)地面。
在同步阶段,着陆车起初停留在跑道末端,当飞机匀速下滑到预定距离,着陆车开始作加速运动。着陆车起初静止,飞机匀速下滑,两者距离逐步缩小,速度差也逐步缩小。
在同步阶段,飞机到达预定距离时,着陆车启动。当两者同步时,着陆车升起托吸盘逮飞机
当飞机与着陆车(基本)实现同步(即在投影位置重合,且速度基本相同)时,即开始第二阶段,即“捕获”阶段操作:着陆车升起托吸盘,到空中去逮飞机。如前所述,因为着陆车在地面,重量无严格限制,用得上力(控制鲁棒性好),因此可拥有良好的三维调节能力。
逮飞机的捕获装置,为一负压吸盘。该吸盘具有软橡胶裙边,当它升起与飞机底部蒙皮接触时,大流量真空泵随即启动抽气,仅需不足一秒钟时间,即可通过负压将着陆车与飞机连接起来,操作简明可靠。
海平面的大气压强为0.1兆巴,即1公斤/平方厘米。线%的真空度。如果前托吸盘面积为4平方米,则可产生3.2万公斤的负压吸力,主托吸盘面积也为3平方米可以产生2.4万公斤的负压吸力。如果托吸盘上的橡胶与飞机的摩擦系数为0.8,则主托吸盘与飞机的摩擦力超过4万公斤,若需要,上述连接还能够最终靠结构增强。这样,着陆车通过托吸盘,可以与飞机快速形成可靠连接。
当然,如条友友“nils000”所指出的那样,飞机底部的蒙皮应当充分加强,以适应托吸盘与飞机连接的需要。此外,飞机下部托吸盘连接处应当明显标志,以便于托吸盘套准。
着陆车的机轮与机场跑道接触,与公路车辆相似,可引入高效的刹车制动系统。而且,如果该刹车系统过热,可像重型卡车那样,毫不犹豫地为刹车引入水冷系统!
就留场起降系统而言,飞机机翼无须上翘扰流(减速)板与下压襟翼(确实,7C2216航班迫降时,也没有打开扰流板与下压襟翼),也无须开启发动机的反推力系统,仅仅依靠着陆车的数对机轮,即可在数百米(例如600米)的距离内,完成飞机-着陆车组合的制动工作!韩国济州7C2216航班,滑行了1600米,因没有有效的机轮制动,最后高速撞毁在跑道尽头的土堆上!
7C2216航班在机腹擦地着陆时,同时损坏了鸟撞以后尚可使用的另一台喷气发动机,完全丧失了复飞机会。而留场起降系统着陆车捕获飞机,发动机距离地面很高,不会在制动过程中受损。若需要,在着陆车可以推动飞机加速同时,未损坏飞机发动机启动,实现复飞。这是留场起降系统的另一个优势。
2024年岁末,除了韩国济州7C2216航班空难以外,世界上还发生了多起航空事故:
2024年12月19日,一架载有165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的波音737-800客机(航班号DY-430),在挪威莫尔德市降落时遭遇强风天气,导致滑出跑道约150米,最终在距离海岸仅15米的地方停住,随后机场关闭,所有人员被安全地疏散,有惊无险。
25日,一架从阿塞拜疆巴库飞往俄罗斯格罗兹尼航班号J28243,巴西产支线客机被俄罗斯军方误认为乌克兰进攻的无人机,因而被俄罗斯防空导弹的攻击,越过里海迫降在哈萨克斯坦阿克套近郊,导致飞机坠毁,67人(62名乘客、5名机组人员)中29人生还,38人丧生。
28日,加拿大一架载有近80乘客与机组人员的涡轮螺旋桨支线航班),在哈利法克斯的斯坦菲尔德机场着陆时,飞机左侧的主起落架未能打开,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时,左侧机翼触地起火。该次事故虽然机场短暂关闭,但人员安全撤离,有惊无险。
荷兰皇家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-800客机在起飞后不久发生液压故障。该飞机的航班号为KL1204,原计划从挪威奥斯陆飞往荷兰阿姆斯特丹。发现故障后,就近降落在奥斯陆桑讷菲尤尔机场,飞机降落时,偏离跑道并滑进一旁的草地。以上几起事件,除了在战区被导弹击中的阿塞拜疆的J28243航班外,其余事故均与飞机的起落架较
单薄弱势有关。在这些事故中,起落架太薄弱了!如果改用留场起降系统,飞机的起降系统在机场的表现将获得大幅度增强,将再不会出现海豚跳,不再惧怕强侧风,机长也无须复杂操作,就可以完成飞行与着陆。
留场起降系统的优势不仅仅在于着陆安全方面,还表现在巨大的经济效益优势方面!飞行时,由于飞机不再需要承担起落架,以及连带的液压系统,起落架舱,发动机反推力系统……这一些因素加在一起,将释放飞机巨大的商载能力!刘本林等人从协和客机725空难之后开始探讨留场起降系统,
。很长时间内,曾经设想“钢铁轮轨承重,直线电机驱动”。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,在飞机跑道之外,另设一种全新起降系统。近年来,留场起降系统倡导者们发现,只要
使用普通机轮的留场起降系统。新设计具有一个重要优势:留场起降系统的着陆车与起飞台可与目前飞机起落架兼容,即与起落架飞机使用相同的跑道(无须另外铺设专用的跑道设施)!
关于飞机三代起降系统的说明 莱特兄弟在他们最早飞机上安装的滑橇,可归入飞机的第零代起降系统。 1906年,法国人在飞机上装上固定机轮,飞机第一代起降系统。 1917年,德国人汉斯·格罗斯提出了可以收放的起落架:在着陆伸开支撑飞机,飞行时则缩入机身,他于1920年获得了专利。就在1920年,美国人在戴顿-莱特RB型竞赛机上,用上了可收放的起落架,来提升了竞赛成绩。此后,可收放的起落架,在航空业迅速推广应用。 飞机第三代起降系统,将起落架从飞机机身分离出来,起飞时分离,着陆时通过“同步”与“捕获”实现连接,形成一种始终保留在机场的车辆装置。原称“可离合起降系统”,准确地应称为飞机的“机场收发系统”,目前称为“留场起降系统”。
机身安装反推,太重了吧!还是故障源。 留场起降系统,着陆车,地面装置,不占飞机航空载荷的。 而且有一个优势:如果有问题,可以每时每刻更换着陆车的! 要点在于,地面系统,功率强劲,控制鲁棒性好,可以方便地“薅”到飞机。 要点还在于,着陆车用托吸盘去吸飞机,快速而有力。 其实,第三代起降系统,已经呼之欲出了[呲牙]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微信号:0531-81171956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